足迹
晋末长剑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三章 无题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安喜县外已成了巨大的人员聚集地。
    中山、常山、高阳三郡受灾的百姓,得到消息的,基本都往这边汇集。甚至就连拓跋氏治下的代郡以及幽州范阳郡都有人南下。
    至八月底,营地向外扩充,人员疏散,共在安喜、蠡吾、魏昌设了十余个赈灾营地。
    安喜县的规模最大,不算邵勋带来的军兵,灾民人数过了一万二千。
    随着源源不断的粮食自博陵鲁口镇西运,灾民们慢慢缓了过来,脸上渐渐有些血色了。
    可惜的是,很多人倒在了粮食抵达的前夜——主要是老弱妇孺。
    安喜县外立了很多新坟,同时也开了很多旧坟。
    饿急眼了的人,你别指望他还是理智的。旧坟里只剩枯骨了,一样被灾民们挖出来煮着吃。营养肯定是没有的,多半是自己骗自己罢了。
    小孩子悲伤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
    丑奴、春葵两人绕着一辆马车,嬉笑玩闹。
    头裹黄巾的灾民路过时,有时候会停下来看着二人,并逗他们几下。
    很难想象,不到一个月前,可能就是他们这帮人把俩小儿丢进釜中,准备煮着吃了。
    仓廪足而知礼节,一点没错。
    邵勋让人牵来了他的坐骑。
    老伙计差一点就被宰了制成肉脯。
    可能它怎么也不会想到,在公卿大将眼里万金不换的神骏战马,归宿不是沙场,而是大锅。
    邵勋骑马出去转了半个时辰就回来了,脸色不是很好看。
    “地没法种了。”他找了个树墩坐下,叹息道:“洪水冲下来的东西太多,冲走的东西也太多,一年半载内缓不过来了。放牧或可,种地却难了。”
    冲来的是泥沙、乱石、竹木乃至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,冲走的则是耕作多年的土壤营养物质。
    当然可以勉强种地,但收成会很感人。
    考虑到最多再过两个月,运河就要封冻了,届时转运粮食会十分困难,真的能支持这些灾民尽数活到第二年秋收吗?太勉强了,代价也太大。
    或许,可以考虑让一部分精壮去外地就食,减轻宝贵的粮食消耗。
    留一部分家庭相对完整的人——如果不完整,那就凑完整——花一整个秋冬的时间来清理土地,为明年的春耕做好准备。
    说穿了就是粮食不够,长途转运损耗太大。
    今年虽然没打仗,但赈灾产生的消耗,足以吞噬一整年的财富生产盈余,甚至还不够。
    “大王,毛参军来了。”杨勤轻声汇报道。
    “让他过来。”
    “毛参军”当然就是毛邦了。
    他是燕国内史,但一直兼领幕职,并未完全脱离中央。原因就是邵勋对他寄予厚望,随时会调他回来。
    他是永嘉十年二月出任燕国内史的,至今四年半了。
    刘翰在的时候,他得心应手。
    刘翰一走,管理起来就很费劲了。无他,在地方上没根基。
    如果不管什么事,你好我好大家好,那当然干得下去。
    如果想要做出一番成绩,就比较麻烦了。
    邵勋观察了年余,已经决定把他调出幽州,再待下去意义不大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lkgdf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