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4章 这个侦探有点衰月初求保底(第2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我摸出微型手电筒照向管道深处,光束惊动了一群蟑螂:“马上,马上。”我说话时故意压低嗓音,就像《无间道》里的梁朝伟。事实上我确实在收集证据——从马桶u型管里捞出的避孕套、缠着长的梳子,还有张被泡烂的快递单——我坚信这些东西里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。
其中有一些秘密,也许能从正确的对象那里换到通100次马桶管道也赚不到的钱。
哦,忘了介绍,我叫李默,是个私家侦探。】
“这个私家侦探有意思。”一个编辑笑出了声。
谁能想到张潮这次的开篇竟然是个在通下水道的“私家侦探”,一想到这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职业竟然被张潮混搭到一起,不少人就有些忍俊不禁。
“他这次要写推理?”另一个编辑出声道。毕竟这样的开头对大部分阅读经验丰富的读者来说,都会下意识地想到那些经典的侦探形象。
外形邋遢、经济窘迫的私人侦探无意中卷入一场大案,在所有人的忽略和轻视当中,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缜密的推理,最终一鸣惊人、找到真凶,这也算是推理的一大套路了。
雷蒙德·钱德勒笔下的硬汉侦探「菲利普·马洛」就有类似的特点。只不过雷蒙德·钱德勒永远不会让他的侦探趴在地上通马桶就是了。
一阵简短的探讨以后,大家就迫不及待地继续往下看了:
【手机在工具包里震动时,我正用长柄夹钳从下水道夹出一枚金戒指。假货,因为上面锈满了铜绿。但戒圈内侧刻着「20101231」。这个现让我兴奋得手抖,仿佛窥见了一段不可告人的秘密感情和一个满嘴谎话的风流男人。
所以直到手机第二次震动时,我才按下接听键。
“是「黑夜游侠李sir」吗?”电流声里裹着浓重的烟嗓,听起来像有口老痰,随时会从听筒里喷出来,“听说你很专业?”
我迅站直了身体,就像对方是站在我面前而不是在打电话。我把沾着不明黏液的手套甩进垃圾桶:“如果你质疑我的专业,你现在就可以挂掉电话……”话没说完我就被打断了,楼上夫妻的争吵突然升级,拖鞋砸在地板的声音震得吊顶簌簌落灰。
“你在哪里?”对方警觉地问。
“这是秘密,也是客户的隐私。”我抓起扳手敲了敲水管,金属震荡声在狭小空间产生惊人的混响,“我的时间不多……”
回到面包车以后,我就把音响放到最大声,来为自己庆祝。这辆五菱荣光是我移动的办公室兼卧室,后排放着液压疏通机和折叠床,副驾驶的手套箱里放着一台佳能的单反相机,据说型号是什么5d2——其实这是个样子货,镜头早就磨花了,拍什么也是雾蒙蒙一片,还不如我的手机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404章这个侦探有点衰(月初求保底月票)(第22页)
但谁让我是一个私家侦探呢?我只用皮搋子和镜头说话。
中国当然没有“私家侦探”这个职业,它甚至没有在民政部的职业分类列表里——全中国一共有1481种职业,以及2670个工种,并没有一个叫「私家侦探」。
所以每当注册小额贷款平台时,职业那一栏我会填「公务员」或者「教师」;至于其他场合,我会介绍自己为「商业调查专员」。
至于“李”后面的“sir”,是为了暗示别人我有特殊背景——当然这不犯法,因为“sir”从来也不专属于哪一个职业。不过只要看过香港电影,就会很容易接受这个暗示。
如今,你是谁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像谁。你在「微博网」上和「朋友圈」里分享的文字、照片;你在视频平台上的30秒短片;甚至你选择的社交媒体头像……它们比你的毕业证——甚至身份证——更重要。】
“用皮搋子说话……哈哈哈……”这是又有人忍不住了。
“张潮这是要‘将功补过’?”又有编辑打趣道,“弥补一下大家受伤的心灵?”
“那说不定,这小子,坏的很!说不定后面再扎读者几刀呢?别高兴得太早!”
编辑们不约而同笑了起来,会议室里满是快活的空气。
坐在会议桌主位的王占军一边仔细看稿,一边也在观察大家的反应。通常来说文学编辑看稿都是很沉默的,不少男同志更是一根烟接着一根烟抽个没停,哪里像是欣赏文学作品,更像是等在产房外面的丈夫。
但是这次审阅张潮的稿子就不同了,只看了个开头,就让大家几次停下来谈笑风生,气氛完全不同,尤其是年轻一些的编辑,更是满脸带笑。
这就是张潮的魔力吗?
王占军暗暗摇了摇头,心想自己到底是跟不上时代了。不过张潮开头塑造的这个人物也确实颇为吸引人,让他也有动力往下看——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lkgdf.com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